5月14日,由学院土木工程系主办的第十一届结构设计大赛在系实训室1304落下帷幕。大赛邀请学院副院长戎进通、徐红、学生处处长杜国芳出席指导,系领导班子及专业老师担任评委。

本次竞赛3月初开始报名,吸引了38支队伍共计120余名学生参赛。赛题要求参赛队在限定材料(竹材、胶水、防水膜等)下,设计制作符合乌篷船外观特征的轻量化结构模型,并承受静载、动载双重考验。船体总重不超过200克,却需承载10公斤配重,同时模拟“浪涌”工况下的抗倾覆能力。赛题既考验学生对船舶力学原理的理解,也要求他们对传统木结构的匠心传承。

参赛各队从理论计算到模型制作紧密协作,有的团队通过ANSYS软件优化船体桁架布局,有的则采用“双层竹皮夹芯”提升船底抗弯性能。加载环节高潮迭起,当姚文硕队的乌篷船在承载12公斤砝码后仍稳立水面顺利“返航”时,全场响起热烈掌声。经过激烈的比赛角逐,最终决出一等奖3名、二等奖4名、三等奖4名。后续将从三支一等奖获奖队伍中选拔两队代表我院参加河北省第25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。

工程师的浪漫,在于让力与美在结构中相遇。竹条轻舞,构筑的是船舶的骨架;胶水凝固,凝聚的是学子求索的匠心。本次竞赛以竹为骨、以胶为筋,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展现工程实践魅力,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较量,更是一曲工程与人文交织的青春乐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