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和景明,文脉流芳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筑牢师德师风根基,3月26日下午,学院组织近300名教师走进千年学府封龙书院,开展“龙腾书苑承文脉,德润杏坛铸师魂”主题党日暨师德教育活动。通过实地研学、沉浸体验,教师们感悟先贤教育精神,砥砺育人初心使命。
踏访千年书院 赓续教育薪火
封龙书院,兴起于东汉、鼎盛于宋元,曾位列江北四大书院之一,有“南岳麓、北封龙”之称,是我国唯一以自然科学见长的古代书院。午后阳光倾洒在古朴的灰瓦白墙间,教师们分四批跟随讲解员步入书院。大成殿内,“崇文重教”的匾额高悬,碑廊中镌刻着《封龙山颂》等典籍,藏书阁陈列的雕版古籍无声述说着“为往圣继绝学”的坚守。基础部副教授安宏伟在元代数学家李冶的“测圆海镜”展柜前驻足良久:“先贤在简陋条件下钻研学术,这种精神正是当代教育者需要的职业品格”。
沉浸文化课堂 厚植师德根基
在书院明伦堂,一堂特殊的师德课徐徐展开。讲解员以书院“敦品励学”的育人传统为引,讲述元代教育家安熙“身教重于言传”的事迹,明代山长张骥“甘守清贫育桃李”的操守。青年教师周静超在谈感受时说:“站在先贤授业的讲堂,更能体会‘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’的重量”。
知行融合淬炼 赋能育人实践
“此次活动是文化寻根之旅,更是精神洗礼之旅。”党委书记姚道先强调,书院文化中“经世致用”的教育思想与“四有”好老师要求一脉相承,期待教师们将所见所悟转化为育人实效。参与教师纷纷表示,要以先贤风范为镜,在课堂教学、科研创新中践行“躬耕教坛,强国有我”师德承诺。思政部主任王海东副教授计划将书院文化融入课程思政:“先人的教育智慧,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。”
暮色渐染,飞檐斗拱间流淌着跨越古今的琅琅书声。教师们驻足于书院回廊,凝望镌刻着历代先贤箴言的石碑,文脉传承的使命感愈发清晰,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,正转化为躬耕教坛的生动实践。